臭气检测仪怎么校准
臭气检测仪的校准需结合其检测原理(如传感器类型、量程范围)和应用场景,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检测精度。以下是通用校准步骤及注意事项:
一、校准前准备
1.设备与环境检查
确认检测仪电量充足(≥80%),开机自检无故障提示(如传感器报错、电路异常)。
校准环境需通风良好、无异味干扰,温度控制在 15-35℃,湿度 30%-70% RH,避免气流直射设备传感器。
2.校准工具准备
标准臭气气体(如硫化氢、氨气等特征臭气成分,浓度需覆盖检测仪量程的 30%-70%,如量程 0-100ppm 时,选用 50ppm 标气)。
配套校准接头(与检测仪进气口匹配,确保气体密闭传输)、流量计(控制标气流量为 0.5-1L/min)、洁净空气(用于零点校准)。
二、校准操作步骤
1.零点校准
将标准零点气(如纯净氮气或清洁空气,不含柴油成分)通过校准接头连接至检测仪采样口,开启气源,调节流量计至仪器规定流量(通常 0.5-1L/min)。
待气体稳定通入 5-10 分钟后,进入仪器校准菜单,选择 “零点校准” 功能。部分机型支持自动零点校准,仪器会自动将当前数值修正为 0ppm;手动校准需在数值稳定后,按 “确认” 键保存零点参数。
2.跨度校准
关闭零点气,连接对应浓度的柴油标准气,同样调节流量至规定值,通入气体 10-15 分钟,确保传感器充分响应。
进入 “跨度校准” 菜单,仪器会显示当前检测值,若与标准气浓度偏差超过 ±5%,需手动输入标准气浓度值(如 50ppm),按提示完成校准。部分高端机型支持多点校准(如 25%、50%、75% 量程点),可进一步提升全量程精度。
3.校准验证
校准完成后,再次通入零点气和标准气,验证检测值是否在误差范围内(通常≤±3%)。若偏差过大,需重新检查管路密封性或标准气浓度,重复校准流程。
记录校准数据,包括校准时间、标准气浓度、仪器示值、操作人员等信息,形成校准报告存档。
三、特殊校准注意事项
1.传感器类型适配
电化学传感器:校准后需静置 10 分钟,避免残留标气影响检测稳定性。
光离子化(PID)传感器:需定期清洁紫外灯窗口,校准前用无水乙醇擦拭,防止油污干扰。
金属氧化物传感器:校准后需通入洁净空气 “复位” 30 分钟,确保基线回稳。
2.数据记录与验证
校准完成后,保存校准日志(包含时间、标气浓度、误差值),支持通过 USB 或无线传输至管理平台存档。
用另一种浓度标气(如校准用 50ppm,验证用 80ppm)进行测试,误差应≤±5%,否则需重新校准。
校准周期
日常使用:建议每 3 个月校准 1 次;
高频率使用或恶劣环境:缩短至 1 个月 1 次;
维修传感器或设备故障后:必须重新校准。
四、常见问题处理
1.校准失败提示 “传感器无响应”:检查标气连接是否漏气,或传感器是否达到使用寿命(通常 2-3 年)。
2.跨度校准误差过大:更换标气(可能过期),或清洁传感器进气口(防止堵塞)。
3.零点持续漂移:排查环境是否存在微量臭气污染,或更换过滤膜(部分设备配备活性炭过滤装置)。
通过标准化校准,臭气检测仪可确保对硫化氢、氨气等特征臭气成分的检测精度,满足环保执法、垃圾处理厂、污水处理站等场景的监测需求。